星期五 Apr 25 2025 07:53
1 最小
近期,美元的持續疲軟引發全球投資者的關注。德意志銀行全球外匯研究主管喬治・薩拉韋洛斯(George Saravelos)與其同事蒂姆・貝克(Tim Baker)在最新報告中警告,美元正面臨長期下跌的風險,這不僅與美國當前的貿易政策有關,更涉及美國在地緣政治與經濟聲譽上的深層挑戰。對投資者而言,這波美元走弱既是風險,也是機遇。本文將深入分析美元疲軟的背景、對全球市場的影響,並提供投資者應對的實用策略。
今年以來,美元兌主要貨幣的表現持續低迷。根據洲際交易所(ICE)的美元指數,周四下跌0.6%,來到99.27,創三年來新低,年度累計跌幅近8%。早在三月初,薩拉韋洛斯便以美元與股市相關性下降為由,警告美元可能喪失避險貨幣的地位。三週前,他進一步指出美元正面臨信心危機。如今,他與貝克更預測,美元可能進入長期下跌趨勢,這一趨勢的根源在於美國經濟與地緣政治格局的深刻變化。
報告指出,美國正經歷一個世紀以來最大的貿易政策轉型,以及二戰後對其地緣政治領導力最重大的重新評估。這些變化削弱了全球對美國經濟的信心,進而影響美元的國際地位。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近期表示,美中之間若要達成全面貿易協議,可能需要兩到三年,這意味著市場的不確定性將持續存在。
德意志銀行的策略師預測,美元長期走高的時代即將結束,未來數年,歐元兌美元匯率可能升值至1.30的購買力平價水平,這是自2014年以來未曾達到的水準。他們認為,全球其他國家為美國日益擴大的雙赤字(貿易赤字與財政赤字)提供資金的意願正在減弱,這將進一步壓低美元價值。
儘管美元走弱,近期市場卻展現一定韌性。周四,美國三大股指連續第三日收漲,美國國債因廣泛需求而價格上揚。這反映出投資者對貿易緊張局勢暫時緩解的樂觀情緒,特別是寄望於所謂的「特朗普看跌期权」,即特朗普可能軟化其貿易立場以穩定金融市場。然而,這種樂觀情緒並未掩蓋美元疲軟的長期風險。在政策規範快速變動的環境下,市場混亂與規則破壞的風險依然高企。
美元走弱的背後,凸顯出全球金融市場對美國經濟前景的重新評估。美國的雙赤字問題不僅加劇了投資者的擔憂,也讓市場對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穩定性產生質疑。同時,隨著其他經濟體(如歐元區)逐漸復甦,投資者開始將資金轉向非美元資產,這進一步加劇了美元的壓力。
面對美元走弱與全球市場的不確定性,投資者該如何調整策略?以下是幾點建議,幫助投資者在動盪環境中尋找機遇:
多元化貨幣配置
考慮到美元的長期下跌風險,投資者可增加對其他主要貨幣(如歐元、人民幣或日圓)的配置,以分散貨幣風險。特別是歐元,隨著歐元區經濟復甦與美元走弱,未來可能具備較強的升值潛力。
投資非美元計價資產
將資金配置於新興市場股市、歐洲債券或其他非美元計價資產,有助於對沖美元貶值風險。同時,黃金等避險資產在美元疲軟時往往表現出色,可作為投資組合的穩定器。
關注貿易政策進展
美元走勢與貿易政策密切相關,投資者應密切關注美中貿易談判的進展,以及其他關稅政策的變化。及時掌握政策動向,有助於在市場波動中抓住短期交易機會。
聚焦長期價值投資
儘管短期市場受政策影響波動劇烈,長期來看,企業的基本面仍是投資的核心。選擇財務穩健、具全球競爭力的企業,能有效抵禦貨幣波動帶來的風險。
美元走弱的趨勢,可能為全球金融市場帶來深遠影響。一方面,若美中貿易談判取得突破,市場的不確定性可能降低,進而為全球經濟復甦注入動力。這將有利於風險資產(如股市)的表現,並可能減緩美元的下行壓力。另一方面,若美國的雙赤字問題持續惡化,或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升級,美元可能面臨更大的貶值壓力,進而推升其他貨幣與資產的相對價值。
對台灣投資者而言,美元走弱可能影響出口導向型企業的盈利能力,特別是對美貿易依存度較高的產業。然而,這也為投資者提供了重新配置資產的機會,例如轉向歐洲或新興市場的投資,以捕捉全球經濟復甦的紅利。
美元走弱的警訊,提醒投資者必須正視全球金融市場的新變局。美國貿易政策與地緣政治格局的轉變,不僅影響美元的長期走勢,也為投資者帶來新的挑戰與機遇。透過多元化配置、靈活應對政策變化,並聚焦長期價值,投資者能在這波不確定性中穩健前行。正如德意志銀行的報告所言:「在一個規則快速變化的世界,市場混亂的風險依然存在。」唯有保持敏銳與冷靜,投資者才能在變局中脫穎而出。
在考慮股票、指數、外匯和商品的交易及價格預測時,請記住,CFD 交易涉及相當大的風險,可能導致資本損失。
過去的表現不代表未來的結果。此信息僅供參考,並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