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要點

  • DeFi 市場概況以及過度抵押貸款的挑戰。
  • 介紹 3Jane 作為 Paradigm 支持的新型無抵押貸款協議。
  • 3Jane 的目標受眾和戰略目標。
  • DeFi 無抵押貸款中的監管和合規挑戰。
  • 3Jane 如何使用 Jane Score 和 zkTLS 建立使用者信用圖譜。
  • Paradigm 在支持 3Jane 和監管參與方面的作用。
  • 3Jane 對 DeFi 和傳統金融貸款未來的影響。

前言

DeFi 市場規模已超過 1,500 億美元,但過度抵押模式仍限制了其向更廣泛信貸領域的滲透。無抵押貸款一直是 DeFi 市場積極探索的方向之一,但各路協議紛紛埋骨途中。近日,無抵押貸款新秀 3Jane 宣布,預計 11 月初主線上線。作為頭部加密創投 Paradigm 支持的無抵押信貸協議,3Jane 是其在借貸賽道的另一個賭注,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

DeFi 抵押借貸模式的轉捩點?

3Jane 將自身定位為「基於信用的點對池貨幣市場」,目標是為無法滿足超額抵押需求的群體,提供演算法驅動的即時無抵押 USDC 信貸額度。 3Jane 擁有清晰的客戶畫像,除了普通的加密投資者以外,其也明確囊括了流動性礦工、交易員、套利者、企業以及 AI Agent 等服務對象。 3Jane 所瞄準的這類目標客群說明,其從一開始就定位在高週轉、高資本效率的機構級信貸市場。

信用風險與監管解決方案

無抵押借貸的本質是出借人必須承擔借款人的信用風險。在傳統金融中,這類業務通常都會要求借款人通過嚴格的 KYC(了解你的客戶)/AML(反洗錢)/CDD(盡職調查)與信用評估,但 DeFi 推崇的無許可與匿名性卻與 KYC/AML 要求背道而馳。因此,DeFi 無抵押信貸如果想要實現大規模商業化,特別是在獲取 5,000 萬美元等級的機構資金時,就必須平衡去中心化精神和監管合規要求之間的矛盾。 在早期階段,出借人可在 3Jane 上透過存入 USDC 來鑄造 USD3,或將 USDC/USD3 質押進協議鑄造 sUSD3,並獲得高達 27% 的 APY。截至目前,3Jane 上超過 700 萬美元的信用額度是由約 8,310 萬美元的已驗證資產支持。

限制與監管要求

針對借款人,3Jane 將範圍限制在總資產價值超過 15 萬美元的美國居民,初始出借金額上限約 5,000 萬美元。這個限制主要是由於協議需要資產驗證來確定信用額度,同時篩選出合格借款人以降低風險,借款人要求是美國居民也便於未來的債務追收。協議的進入機制,指向 SEC(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對「合格投資人」的監管要求。雖然合格投資者的定義通常要求淨資產超過 100 萬美元,但 3Jane 設定的准入門檻及其對用戶國籍的要求說明了協議對合規的重視,在產品設計之初就將用戶限定在滿足特定 KYC 與資產門檻的客群範圍內,從而最大程度地規避監管風險。

合規作為基石

對 3Jane 而言,其商業模式閉環的前提不再只是技術上的風控模型有多精準,更取決於它能夠滿足機構資金對監管層面的嚴格要求。這意味著,3Jane 需要證明它是一個擁有可驗證合規層的協議,才可能吸引其目標群體進入 DeFi 市場。

建構使用者信用圖譜

3Jane 創辦人 Jacob Chudnovsky 坦言,先前加密市場的無抵押信貸協議均以失敗告終,原因是在於缺乏健全的信貸承銷機制與法律追索權,且大量交易都發生在鏈下。為了解決無抵押借貸在風控與合規方面的難題,協議透過結合 3Jane 信用風險演算法(3CA)與 zkTLS 協議,創造了一套新技術架構。 3CA 用於捕捉使用者在 DeFi、CEX(中心化交易所)以及傳統銀行之間的互動數據,將其作為信用評估的一部分。 3CA 是基於使用者的 Jane Score 與資產類型對他們的信用額度進行承銷。其中,Jane Score 是使用者在 3Jane 協議上的信用評分,由他們在鏈上與鏈下的信用度共同構成。 Jane Score 的鏈上信用評分是由 Cred Score 與 Blockchain Bureau Score 餵價,這兩個協議都根據用戶的鏈上行為建立了信用評估框架;鏈下評分則是整合了 TransUnion 與 Equifax(美國三大信用機構之二)的 VantageScore 3.0 作為數據源。另一方面,Jane Score 也包含了違約懲罰機制,透過限制存取權限與提高利率來震懾不良行為者。簡而言之,Jane Score 將從鏈上及鏈下兩個維度綜合評估使用者的信用風險。 假設用戶透過外部借款或轉帳等行為虛增自身的資產價值試圖向協議進行借貸,這類行為本身就會被 Jane Score 收集並評分。針對新用戶,假如他們過往在鏈上或鏈下的借貸行為較少,其初始信用評分不會很高,協議發放的信用額度也將控制在可承受範圍內,防止因出借大量資產而出現嚴重壞帳。此外,3Jane 高度重視合規,協議後有可能會將違約用戶的信用資料回饋至鏈下的信用機構,從而約束用戶行為。

zkTLS 與隱私合規

3CA 跨領域的資料輸入幫助協議建構了一張超越單一鏈上維度的「信用圖譜」。透過 Jane Score,3Jane 也將借貸行為的信用風險評估從對超額抵押(資產價值)的依賴,轉向了無抵押(用戶信用)模式,而這正是支撐協議向企業與 AI Agent 等複雜主體發放信貸的基礎。 3CA 評估使用者信用的前提是取得到使用者在 Web2 與 Web3 的行為數據,但這又與保護使用者隱私的需求產生了矛盾。 3Jane 進而引入 zkTLS(Zero-Knowledge TLS)協議攻克了這項「隱私合規悖論」。 zkTLS 如同一座利用零知識證明技術建構的加密橋樑,它允許借款人連接 Web2 世界的金融數據,例如透過 Plaid 連接的銀行帳戶或 CEX 帳戶,並私密地產生證明,來驗證用戶的還款能力或資產所有權等,而無需向 3Jane 或任何第三方洩露敏感數據。 zkTLS 的價值主張就在於,它提供了「零知識證明」形式的合規證明。對受監管金融機構而言,KYC/AML 的核心要求是透過客戶識別、身分驗證及對交易真實

風險警告: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僅供參考。本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或財務指導,也不代表 Markets.com 平台的立場。在進行股票、指數、外匯及商品的交易或價格預測時,請務必留意:差價合約(CFD)交易具有高度風險,可能導致資本虧損。過去的表現並不代表任何未來結果。此資訊此資訊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也不應構成投資建議。所有英國散戶投資人皆被限制進行加密貨幣差價合約(CFD)與點差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