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交易機器人:解開加密貨幣市場的炒作與現實

由AI驅動的交易機器人正在加密貨幣領域迅速獲得關注,引發尋求自動化其策略的交易者的興奮和懷疑。然而,行業專家強調,許多用戶仍然不了解這些機器人的能力和局限性,以及專門用於交易的AI和通用工具(如ChatGPT)之間的關鍵差異。

分析效能與期望

Glassnode的銷售與研究主管Brett Singer,以及Cindicator(Stoic.AI的開發者)的財務長兼合夥人Nodari Kolmakhidze強調了數據、演算法和人工監督在塑造下一代AI驅動策略中的關鍵作用。Singer解釋說,AI在交易中的真正力量在於其有效處理大量數據的能力,而不是神奇地做出決策。「專業團隊創建的模型可以在幾天內探索龐大的數據庫,使他們能夠開發先進的交易策略。」 Singer補充說,Glassnode由Claude驅動的新MCP伺服器使高級分析更容易獲得:「它可以直接從我們的數據庫中提取數據,並在幾分鐘或幾秒鐘內回答非常複雜的問題。」然而,他警告說,大多數AI機器人在現實市場條件下仍然不足,由於依賴於淺層回測或缺乏專業量化交易團隊的穩健性的單一信號策略,經常「未能跑贏市場」。

專用AI與通用AI

使用像ChatGPT這樣的通用AI模型可能無法跑贏市場。相反,更有可能使用專門為交易設計的專用機器人來實現。Kolmakhidze區分了聊天機器人和為市場分析和執行而設計的模型。「專用模型和通用模型之間存在顯著差異。」他強調,期望接受文本訓練的聊天機器人執行有利可圖的交易策略是不現實的,並強調即使對於頂級避險基金來說,交易也極其困難。

誤解和風險

Kolmakhidze警告說,許多交易者期望AI機器人是自動印鈔機:「最大的誤解是AI機器人就像印鈔機……事實並非如此。」市場動態變化,即使是穩健的模型也可能在波動性或動能結構發生變化時迅速崩潰。「他們擅長預測過去,而不是未來,」強調需要仔細監控和長期評估。

結論

專家們一致認為,未來不是AI取代交易者,而是增強他們的能力。正如辛格所說,今天的AI更像是「一位可以每天24小時工作的助理或實習生」,同時仍然需要人工判斷和監督。

風險警告: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僅供參考。本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或財務指導,也不代表 Markets.com 平台的立場。在進行股票、指數、外匯及商品的交易或價格預測時,請務必留意:差價合約(CFD)交易具有高度風險,可能導致資本虧損。過去的表現並不代表任何未來結果。此資訊此資訊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也不應構成投資建議。所有英國散戶投資人皆被限制進行加密貨幣差價合約(CFD)與點差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