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要點

  • 從財政政策轉向私部門領導經濟。
  • 政府支出減少和關稅增加對流動性的影響。
  • 降低利率以刺激私部門的必要性。
  • 全球流動性週期對資產配置的影響。
  • 比特幣與全球流動性週期之間的關聯。

前言

後疫情時代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財政主導所定義的——一種由政府赤字和短期國債發行所驅動的經濟。 然而,我們現在正在轉向私部門領導的階段,在這個階段,財政部正在透過關稅和支出限制來撤回流動性。 這種轉變對利率和金融市場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貶值交易的終結?

對「貶值交易」的興趣在幾年前達到頂峰,當時比特幣的價格為 25,000 美元,黃金的價格為 2,000 美元。 既然這種交易已成為主流,我們必須檢查產生它的條件,以確定它們是否會持續存在。

貶值交易的驅動因素

在我們看來,有兩個主要因素推動了這種交易:
  1. 政府支出:拜登政府監督了巨大的財政赤字,向經濟注入了流動性。 然而,「偉大美麗法案」將透過減少醫療補助和補充營養援助計劃(SNAP)的福利來導致支出削減。
  2. 財政部量化寬鬆:為了資助過度支出,財政部採用了一種新的「量化寬鬆」形式,透過短期國債而不是長期債券為政府支出提供資金。

轉向私部門主導的經濟

隨著我們轉向川普領導的經濟,私部門將接替財政部的職責。 這就是為什麼需要降低利率——透過銀行貸款來刺激私部門。 隨著我們進入這個轉型期,全球流動性週期似乎正在達到頂峰。

全球流動性週期

將當前週期與 1970 年以來的歷史平均水平進行比較,我們觀察到當前週期遵循典型的模式。 從歷史上看,大宗商品是最後下跌的資產,我們今天在黃金、白銀、銅和鈀的價格中看到了這一點。 如果流動性確實達到頂峰,我們可以預期投資者會轉向現金和債券。

債務與流動性

去年年底,主要經濟體的債務與流動性比率達到 1980 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目前該比率正在上升,預計將持續上升至 2026 年。 這使得償還數萬億美元需要再融資的未償還債務變得更具挑戰性。

比特幣與全球流動性

從歷史上看,比特幣已經預示了過去兩個週期中全球流動性達到頂峰。 換句話說,比特幣在流動性達到頂峰前幾個月達到頂峰,預示著隨後的下跌。 我們不知道現在是否正在發生這種情況,但我們確實知道加密貨幣週期與流動性週期密切相關。

風險警告: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僅供參考。本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或財務指導,也不代表 Markets.com 平台的立場。在進行股票、指數、外匯及商品的交易或價格預測時,請務必留意:差價合約(CFD)交易具有高度風險,可能導致資本虧損。過去的表現並不代表任何未來結果。此資訊此資訊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也不應構成投資建議。所有英國散戶投資人皆被限制進行加密貨幣差價合約(CFD)與點差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