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要點

  • 關於比特幣如何從自由主義的退出工具演變為全球資本主義橋樑的觀點。
  • 分析人工智慧在民主化教育和擴大近用方面的作用。
  • 討論新技術如何作為進入的途徑,而不僅僅是逃離傳統系統的機制。

住在巴西時,我參加了我家一位司機的女兒的婚禮。在巴西,司機不僅是交通工具,他們是保護者,通常是家庭的延伸,是動盪世界中的安全港灣。婚禮在聖保羅郊外十五分鐘車程的地方舉行,聖保羅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招待會上,一架飛機從頭頂飛過,一個小男孩拉了我的袖子,問我是否坐過飛機,是否去過聖保羅這座大城市。他的世界就在我們幾英里之外。那一刻我至今難忘。它揭示了機會的差距可能與地理位置的接近並存。已開發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差距不在於財富,而在於近用。

本週早些時候,當我再次聽到彼得·蒂爾的言論時,我想起了那個男孩。這些言論最初發表於 2024 年,當時比特幣的交易價格約為 6 萬美元。蒂爾表示:「我不確定它還會從現在的價格大幅上漲。」他也反思道:「比特幣的創立理念是作為一種自由主義的、反中心化政府的機制……這最初讓我感到興奮。然而,它似乎並沒有完全按照預期運作。」經過一段長時間的整合期後,這些話顯得更有分量。在蒂爾看來,這種曾經象徵著反叛的資產已經制度化,透過 ETF(抱歉,應該是 ETP)進行交易,被各國政府所接受,並被主流金融體系所吸收。但他所看到的,或許只是故事的中段。

對於數十億仍然被排除在穩定金融或公平機會之外的人來說,比特幣的功能已經改變了:從自由主義者的退出工具轉變為民主化的進入工具,成為通往全球資本主義的橋樑,而不是逃離它的工具。蒂爾的言論也象徵著表面之下更深層的變化——悄然的權力交接。正如我在《比特幣無聲的 IPO》一文中所寫的,目前的整合並非失敗,而是一次流動性事件。那些早期的信徒、密碼龐克、礦工和投資者,正是他們將比特幣從默默無聞推向了合法地位,如今他們終於實現了當初信念的回報。他們賣比特幣,並非出於恐懼,而是出於成就感。蒂爾的評論完美地詮釋了這一轉變:建構這套體系的自由主義創始人如今正在退居幕後,將所有權移交給那些將繼續傳承下去的機構和個人。意識形態的差異或機會成本都無關緊要。他們正在向前邁進。正如 IPO 將公司的股份分配給更廣泛的受眾一樣,這一階段也將比特幣的所有權分配給全球用戶。這正是誕生於反叛的理念開始走向穩定的過程,也是自由轉化為基礎建設的時刻。

從自由到可及性

自由主義和民主化都以自由為主題,但其內涵卻截然不同。自由主義是擺脫控制的自由;民主化是參與的自由。網路和加密貨幣的早期締造者本質上都是自由主義者,他們是富有遠見的先驅,致力於打破資訊守門人,分散權力。然而,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是受過良好教育的內部人士,擁有特權和雄厚的資源,可以選擇退出傳統體系。他們追求的是主權,而非包容。如今的挑戰在於,如何將這種自由擴展到那些缺乏工具、教育或基礎設施的人。民主化正是自由變得觸手可及的過程。

加密無政府主義宣言與最艱難的前沿

在比特幣、中本聰和白皮書出現之前,蒂莫西·C·梅的《加密無政府主義宣言》(1988)就捕捉到了早期自由主義者對數位自主權的夢想。梅設想,能夠將個人從制度控制中解放出來的,是密碼學,而非政治。他預言,未來人們可以匿名交流和交易,國家將無力監管或徵稅資訊流動。「這些發展,」他寫道,「將徹底改變政府監管的性質,以及政府徵稅和控制經濟互動的能力。」在後來的著作中,梅伊警告說,貨幣將是解放最困難的領域。他說,政府可以容忍加密的言論,但不能容忍他們無法徵稅或追蹤的商業活動。「匿名數位現金是加密技術最危險的應用。」二十年後,比特幣實現了他認為幾乎不可能的事情:透過數學實現了貨幣與國家的分離。但梅伊的宣言並非孤立出現,它是早期網路發展中一股更廣泛潮流的一部分。網路最初也帶有某種無政府狀態:開放協議、匿名論壇、缺乏監管的點對點資訊交換。在一段時間內,它體現了同樣的自由主義精神:資訊即自由,代碼即法律。然而,即使是這種數位無政府狀態也在不斷演變。為了實現資訊獲取的民主化,它需要可用性、安全性和信任。原始網路的混亂局面逐漸被搜尋引擎、瀏覽器和標準所取代,這些工具使數十億人能夠上網。如今,比特幣和人工智慧也正處於類似的轉折點。如果說比特幣代表資本的解放,那麼人工智慧則代表知識的解放。兩者都源自於同樣的無政府主義基因,但正在朝著更包容的未來發展:將個人主權的工具轉化為集體賦權的平台。

從自由主義火花到民主化烈焰

每一次偉大的科技革命都始於自由主義的火花,並在民主化過程中走向成熟。印刷術使信息擺脫了教會的控制;美國革命使公民擺脫了君主制的束縛;早期互聯網使通信擺脫了中心化媒體的壟斷;比特幣使貨幣擺脫了中間商的束縛。然而,在每一個例子中,最早的受益者都是受過教育的少數人。真正的民主化是在工具變得簡單、經濟實惠且人人可及之後才實現的。自由主義者建造大門;民主化推動者分發鑰匙。比特幣白皮書承諾擺脫守門人的束縛,而人工智慧則承諾打破思想和製度障礙。兩者都始於自由主義者對主權的探索,但只有當它們成為包容的工具時,才能發揮最大的潛力。未來的挑戰在於,如何確保這個循環——創新、整合、反抗、民主化——最終不會演變成新的權力攫取,而是帶來持久的賦權。

橋樑技術:可擴展的妥協方案

任何革命都離不開妥協。在加密貨幣領域,穩定幣——連結去中心化世界和傳統世界的數位美元——正是這座橋樑。對純粹主義者而言,穩定幣是異端邪說,它將區塊鏈技術與政府貨幣掛鉤。然而,對數十億人來說,穩定幣是進入全球金融體系最方便的途徑。穩定幣之於加密貨幣,正如 HTTP 和 SSL 之於早期互聯網:它們是使複雜系統可用


風險警告: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僅供參考。本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或財務指導,也不代表 Markets.com 平台的立場。在進行股票、指數、外匯及商品的交易或價格預測時,請務必留意:差價合約(CFD)交易具有高度風險,可能導致資本虧損。過去的表現並不代表任何未來結果。此資訊此資訊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也不應構成投資建議。所有英國散戶投資人皆被限制進行加密貨幣差價合約(CFD)與點差交易。

最新新聞

星期二, 11 十一月 2025

Indices

交易所風控策略與操縱預防:深入解析

星期二, 11 十一月 2025

Indices

美國政府停擺落幕,比特幣反彈:市場分析

shutterstock_2165948451.jpg

星期二, 11 十一月 2025

Indices

美國政府停擺的後果:關鍵經濟數據延遲發布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