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Nov 14 2025 00:00
0 最小
在經歷了令人沮喪的 10 月之後,比特幣難以重拾動力,價格僅略高於 10 萬美元。然而,這一次,比特幣缺乏推動其在 2025 年大部分時間裡上漲的強勁東風:堅定的機構信心。
在過去一個月裡,許多大型買家悄然撤退,從交易所交易基金 (ETF) 的配置者到企業財務部門,這剝奪了市場的現金流,而這些現金流曾幫助該代幣在今年早些時候創下歷史新高。他們的撤退並未引發全面恐慌,但徹底顛覆了市場預期。
今年以來,機構投資者一直是比特幣合法性和價格的基石。彭博數據顯示,現貨比特幣 ETF 總共吸引了超過 250 億美元的資金流入,將其總資產推高至約 1690 億美元。他們穩定的資金配置有助於將比特幣重塑為一種投資組合多元化工具——一種對沖通貨膨脹、貨幣貶值和政治動盪的工具。
然而,這種有些不穩固的說法現在再次變得脆弱,使市場面臨一種更隱蔽但同樣具有破壞性的風險:大型參與者的謹慎撤退。
10X Research 首席執行官兼 Millennium Management LLC 前投資組合經理 Markus Thielen 認為,市場疲態的跡象越來越多。他指出,在比特幣今年僅錄得令人失望的 10% 漲幅(遠低於黃金或科技股)之後,一些專業投資者正在失去耐心。Thielen 認為,如果價格再次開始下跌,風險顧問可能會建議機構客戶在年底前削減持股。
他說:“在某個時候,風險管理人員可能會介入並說,‘你需要清算或減少。’比特幣存在繼續表現不佳的風險,因為人們需要重新平衡他們的投資組合。當你向投資者發送報表時,你可能需要在你的持股中持有更多 Nvidia,而不是比特幣。”
彭博數據顯示,過去一個月,現貨比特幣 ETF 已出現約 28 億美元的淨流出。Thielen 表示,如果價格上漲勢頭進一步停滯,那麼在 12 月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 (FOMC) 會議之前,可能會再流出數十億美元。
這種風險不僅僅是假設性的。鏈上信號表明,長期持有者一直在逢高拋售。儘管大部分投機性槓桿已在 10 月 10 日的市場暴跌中被清除,但 Thielen 警告說,如果該代幣跌破關鍵的 93,000 美元技術支撐位,可能會迫使更多持有者退出。“這裡有一個很大的缺口,一旦跌破,很多人很快就會陷入虧損。那些資產負債表較弱的玩家可能會被迫清算他們的頭寸,”他說。
花旗集團也看到了類似的警告信號。“我的感覺是,新資金進入謹慎,沒有巨大的緊迫感或衝動,”花旗研究量化宏觀策略主管 Alex Saunders 說。“也許人們已經失去了熱情。”
他指出錢包行為的變化。花旗的分析顯示,所謂的比特幣“鯨魚”——持有超過 1,000 個比特幣的錢包——數量正在逐漸減少。相比之下,持有少於一個比特幣的散戶投資者數量正在增長。
花旗指出,通常每週 10 億美元的資金流入會使價格上漲約 4%,這意味著當前資金流入的停滯正在抑制價格上漲。
“鯨魚”一詞可以指代廣泛的持有者,從早期採用者(他們在比特幣價值僅幾美元時就購買了比特幣)到機構賬戶和交易所。此外,錢包動態並不總是意味著直接拋售,大型持有者經常出於流動性或託管目的在不同的錢包之間轉移代幣。
數位資產購買罷工最典型的例子之一來自 Michael Saylor 的 MicroStrategy,這家軟體公司轉變為比特幣累積公司。它曾經是企業財務部門投資加密貨幣的領頭羊,但其股價現在已跌至幾乎與其持有的比特幣價值持平的水平,這表明投資者不再願意為 Saylor 的高信念槓桿模式支付溢價。
儘管如此,雖然加密貨幣市場的勢頭有所減弱,但幾乎沒有恐慌的跡象。過去 18 個月,比特幣的價格仍然大幅上漲,並且各種市場的投機需求依然旺盛。
加密貨幣交易所 Bitfinex 的分析師警告說,不要將近期數據解讀為恐慌性拋售或市場頂部。他們的研究表明,持有超過 10,000 個比特幣的錢包在 10 月份的餘額僅減少了 1.5%,這很難稱得上是“大甩賣”。他們還表示,ETF 資金外流是“暫時的疲軟,而不是結構性風險”。
“最重要的是,鯨魚並未恐慌性拋售,而是在 ETF 需求疲軟的環境中逐步獲利了結——這種模式在之前的週期中已經重複出現。一旦資金流入和流動性狀況改善,這些重新平衡的時期通常會重置市場定位和波動性,為下一輪上漲做好準備,”Bitfinex 分析師寫道。
風險警告: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僅供參考。本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或財務指導,也不代表 Markets.com 平台的立場。在進行股票、指數、外匯及商品的交易或價格預測時,請務必留意:差價合約(CFD)交易具有高度風險,可能導致資本虧損。過去的表現並不代表任何未來結果。此資訊此資訊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也不應構成投資建議。所有英國散戶投資人皆被限制進行加密貨幣差價合約(CFD)與點差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