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摘要

  • 2025 年第三季,加密資產抵押貸款達到 735.9 億美元的歷史新高,成長 38.5%。
  • DeFi 借貸成長 54.84% 至 409.9 億美元,創下新紀錄。
  • Tether、Nexo 和 Galaxy 主導了 CeFi 借貸市場,佔據 75.66% 的市場份額。
  • 期貨市場在 10 月 10 日經歷了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清算事件,導致未平倉合約大幅下降。

市場概況

2025 年第三季,加密資產抵押貸款活動大幅增加,超過了 2021 年第四季的歷史紀錄。然而,目前的市場動態與先前週期顯著不同。一個值得注意的變化是鏈上借貸份額的大幅增加,從 2021 年第四季的 48.6% 上升至目前的 66.9%。此外,鏈上借貸領域的平衡也發生了變化,借貸應用程式目前佔據了超過 80% 的市場,而抵押債務頭寸(CDP)穩定幣僅佔 16%。這表明市場正從合成加密資產支持的穩定幣轉向 USDT 和 USDC 等中心化穩定幣的借貸。

CeFi 借貸趨勢

與先前週期相反,在 CeFi 領域,無抵押(或抵押不足)借貸變得極為罕見。在 2022 年信貸危機之後,倖存下來的公司意識到,不透明且基於關係的借貸已成為聲譽和商業上的負擔。許多公司現在正在尋求首次公開募股(IPO)或從更機構化的管道獲取資金,這迫使它們加強內部風險控制並採用完全抵押的標準。因此,CeFi 信貸空間已經萎縮並且變得更加保守,透明度和抵押品品質是信譽的核心要素。

抵押品品質和資金用途

借貸的增加本身不應引起警惕。真正的風險在於抵押品的品質以及借入資金的用途。本季與 2021 年的情況截然不同,之前的時期的特點是無抵押借貸、在短期協議中追求投機收益以及更易波動的資產作為抵押品。如今,抵押借貸已成為常態,該領域在系統中的可見度更高(鏈上借款份額上升,上市公司披露其賬目),並且抵押品更多地集中在 BTC、ETH 以及穩定且有收益的資產上。

期貨清算事件

儘管如此,期貨市場在第三季結束後不久便經歷了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清算事件。僅在 10 月 10 日,就有超過 190 億美元的永續合約頭寸被清算,此外還有數十億美元的頭寸透過自動去槓桿化(ADL)被平倉。雖然此事件確實導致未平倉合約的大幅清理,但它不一定表明加密資產支持的擔保借貸領域存在系統性的過度槓桿化。清算發生是由於價格快速下跌,這迫使即使是適度槓桿化的頭寸也被強制平倉。然而,被清理的是永續合約市場,主要是由於機制設計和價格下跌的幅度,而不是普遍存在的過度借貸。

數位資產儲備(DAT)策略

在第三季初,數位資產儲備(DAT)公司再次成為焦點,其中非比特幣相關的資產優先。隨著儲備策略開始實施,以太坊 DAT(例如 SBET 和 Bitmine)受到了更多關注,並且隨著 Forward Industries 的推出,Solana DAT 的格局也得到了擴展。在今年的大部分時間裡,未償還債務保持穩定,第三季增加了 4.225 億美元。Strategy 仍然持有最多的債務,達到 82.14 億美元。包括 DAT 產生的債務在內的未償還債務總額在第三季達到 862.6 億美元的歷史新高,季環比成長 31.33%。

期貨市場

截至 9 月 30 日,包括永續期貨在內的期貨未平倉合約(OI)較上一季成長 41.46%,從 1327.5 億美元增至 1877.9 億美元,並在 10 月 6 日達到 2203.7 億美元的歷史新高。在 10 月 10 日永續期貨清算事件之後,未平倉合約從 10 月 9 日的 2076.2 億美元驟降 30% 至 10 月 10 日收盤時的 1460.6 億美元。10 月 10 日的清算潮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單日期貨清算事件,多頭和空頭頭寸的清算額超過 170 億美元。

結論

2025 年第三季,未償還貸款、期貨 OI 和 DAT 債務均創下新高,但槓桿的組成與先前週期不同。成長主要由有抵押的鏈上借貸和 CeFi 借貸推動,而不是無擔保信貸和高度投機性策略。雖然 10 月 10 日的清算事件暴露了衍生性商品槓桿的規模和反身性,但並未揭示系統性信用風險。大多數強制平倉是機械性的,並非破產所致。儘管如此,該事件凸顯出槓桿仍然深深地嵌入在市場結構中,即使其傳輸管道發生了變化。總體而言,加密貨幣槓桿再次擴大,但抵押標準更加嚴格,透明度更高,信貸和投機之間的界線也更加清晰。該系統並非沒有風險,但其基礎比 2021 年時更為堅實。

風險警告: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僅供參考。本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或財務指導,也不代表 Markets.com 平台的立場。在進行股票、指數、外匯及商品的交易或價格預測時,請務必留意:差價合約(CFD)交易具有高度風險,可能導致資本虧損。過去的表現並不代表任何未來結果。此資訊此資訊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也不應構成投資建議。所有英國散戶投資人皆被限制進行加密貨幣差價合約(CFD)與點差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