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Nov 9 2025 20:40
0 最小
根據分析師 Jordi Visser 的說法,大型投資者(巨鯨)和長期持有者正在對加密貨幣市場施加巨大的拋售壓力,導致加密貨幣價格受到抑制。 Visser 認為,這反映了 2000 年代網路泡沫破滅後股市崩盤後的市場動態。
Visser 指出,當前加密貨幣市場的價格走勢讓人想起網路泡沫崩潰後的時期,當時股價暴跌高達 80%,隨後經歷了 16 年的盤整期才重新回到之前的水平。他解釋說,在崩潰期間投資科技公司的創投家被迫因強制鎖定期而持有投資,隨後一有機會就拋售到市場上。
Visser 闡述:「許多股票的交易價格低於其首次公開募股價格。我們現在也面臨著類似的情況。急於套現或贖回的創投和內部投資者在每次反彈時都拋售。索拉納、以太坊、每種山寨幣,當然還有比特幣,我都經歷了這種情況。」
Visser 澄清說,加密貨幣價格不太可能需要 16 年才能反彈,但他使用網路泡沫的後果來說明普遍存在的賣方壓力動態。他認為加密貨幣正接近其盤整階段的尾聲,估計最多還剩一年。
此分析浮出水面之際,人們擔心加密貨幣和比特幣 (BTC) 熊市已於 10 月開始,促使眾多分析師和投資公司修改了樂觀的價格預測。
一些分析師認為,如果拋售壓力持續存在,比特幣的價格可能會在 10 萬美元左右觸底,而另一些分析師則擔心可能會跌至 9.2 萬美元。
通常,根據 CryptoQuant 分析師 Julio Moreno 的說法,巨鯨和長期持有者會在歷史高點套現,而巨鯨拋售本身並不存在問題。
只有當新需求未能吸收釋放到市場上的 BTC 供應時,來自巨鯨和長期持有者的賣方壓力才會對資產價格產生負面影響。
Moreno 表示:「自 10 月以來,長期持有者的拋售有所增加;這沒什麼新鮮的,但需求正在萎縮,無法以更高的價格吸收長期持有者的供應。」
風險警告: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僅供參考。本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或財務指導,也不代表 Markets.com 平台的立場。在進行股票、指數、外匯及商品的交易或價格預測時,請務必留意:差價合約(CFD)交易具有高度風險,可能導致資本虧損。過去的表現並不代表任何未來結果。此資訊此資訊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也不應構成投資建議。所有英國散戶投資人皆被限制進行加密貨幣差價合約(CFD)與點差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