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要點

  • Stream Finance 的失敗突顯了隔離金庫模型的風險。
  • 透明度和健全的風險管理對於 DeFi 協議的生存至關重要。
  • Aave 的韌性體現了一種考慮到交易對手風險而設計的協議。
  • DeFi 中的天擇獎勵強大的協議,並懲罰薄弱的設計。

自然,本質上是無情的。它沒有情感、沒有感覺、沒有依戀。它只進行一場永無止境的考驗:這種設計是否值得生存?金融市場也是如此。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會淘汰薄弱的設計、脆弱的架構,以及未能充分考慮風險的策略,並鞏固那些行之有效的策略。這就是天擇的本質——一場殘酷、持續的考驗,確保只有適者生存。

DeFi 也不例外。經過多年的實驗和數千個協議,一個模式已經很明顯:每一次滅絕事件與其說是「黑天鵝」事件,不如說是天擇在淘汰弱者,確保只有強者才能生存。Aave 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儘管經歷了許多行業滅絕事件,例如 Luna 崩盤、FTX 事件,以及加密貨幣中最著名的有效利他主義者濫用客戶存款,Aave 借貸市場仍然擁有數百億美元的存款,僅 v3 就持續領先於 DeFi 借貸 TVL。

Aave 的生存和主導地位並非偶然,而是保守參數的複合回報,以及一種假設交易對手會失敗並據此制定計劃的文化。這就引出了 Stream Finance 和最新一輪的天擇。

Stream Finance

Stream Finance 將自己定位為一種收益原語,發行合成資產(xUSD、xBTC、xETH),使用者可以用存款鑄造這些資產,然後將新鑄造的合成資產部署到 DeFi 中。這些合成代幣被廣泛用作抵押品,並嵌入到借貸市場和精選金庫中。當負責監督 Stream 部分資產的外部管理者報告了 9,300 萬美元的損失時,Stream 被迫暫停存款和提款,xUSD 與美元脫鉤,YAM 已將 2.85 億美元的貸款和穩定幣敞口與 Stream 相關的抵押品關聯起來,涵蓋 Euler、Silo、Morpho 和 deUSD 等。

這不是智能合約的失敗,而是架構和設計上的失敗,原因是缺乏透明度以及:

  • 資金委託給外部管理者
  • xAssets 在多個場所用作抵押品
  • 精選的「隔離」金庫整合了這些 xAssets
  • 激進的再質押循環,對相同的基礎資產進行多重索償

原本應該是完全隔離的系統,但實際上卻緊密耦合。當 Stream 的委託資金消失且 xUSD 脫錨時,損失並未保持隔離,而是蔓延至基於相同底層抵押品構建的各個市場和平台。原本應該獨立的金庫 + 託管人模式已經失效,一個本應被隔離的單點故障演進成了全網性問題。

隔離金庫 + 託管人模式

Stream 揭露了目前這種隔離金庫 + 託管人模式的脆弱性,該模式的運作方式如下:一個無需許可的借貸原語(如 MorphoLabs)作為基礎層。在其之上是一個託管層,託管人運營「隔離」金庫,設定參數,並推廣「精選」的收益路徑。理論上,每個金庫都應該有獨立的隔離層,託管人應該是專家,具備必要的經驗和領域知識,最後,風險應該是透明且模組化的。然而,實際情況並非如此。Stream 的破產暴露了三個主要缺陷:

  • 合成資產有發行方風險:接受像 xUSD 這樣的合成資產的隔離金庫會讓自己面臨發行方層面的上游風險。
  • 激勵錯位:託管人透過 APY 和 TVL 競爭,更高的 APY = 更高的市場份額 = 更高的託管人獎勵,並且在沒有首筆損失(託管人自身利益與市場利益掛鉤)的情況下,所有下行風險都由流動性提供者承擔。
  • 循環和再質押:同一合成資產被重複使用,並作為抵押品投放到借貸市場,包裝成另一個穩定的資產組合,然後通過精選管理的金庫進行再循環,從而導致對同一基礎抵押品的多重索償。

簡而言之,在壓力時期,贖回額可能超過可用抵押品,「隔離金庫」突然變得不再隔離。

天擇

自然是最好的老師,它的教訓很明確:建立在共同利益基礎上的隔離是一種幻覺。Stream Finance 是天擇發揮其最佳作用的結果,它淘汰了那些優先考慮成長而非韌性、優先考慮收益而非透明度、優先考慮市場份額而非生存的薄弱設計。隔離金庫 + 託管人模式本身並沒有錯,但就目前而言,它無法通過最基本的考驗……它能否生存下去?當發行方失敗、抵押品蒸發、連鎖索賠揭示「隔離」只是行銷手段時,它能否生存下去?

Aave 之所以能生存下來,是因為它假設了失敗;Stream 之所以崩潰,是因為它假設了信任。市場一如既往地通過殘酷的天擇法則——有效與無效的法則——表達了它的觀點。那些將風險外部化、利用不透明抵押品進行槓桿堆疊、追求年化收益率而非生存能力的協議,它們沒有第二次機會,它們將被清算,其總鎖定價值將被重新分配給那些真正有效的協議。

DeFi 不需要再對收益機制進行無休止的吹捧,它需要的是更嚴謹的設計、更透明的抵押品,以及決策者承擔更多風險。能夠生存下來的協議,將是那些能夠應對交易對手違約、假設市場壓力而非穩定、並將保守主義轉化為主導地位的協議。自然不在乎你的 TVL 或你的 APY,它只在乎你的設計能否在下一次滅絕事件中倖存下來。而下一次已經來了。


風險警告: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僅供參考。本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或財務指導,也不代表 Markets.com 平台的立場。在進行股票、指數、外匯及商品的交易或價格預測時,請務必留意:差價合約(CFD)交易具有高度風險,可能導致資本虧損。過去的表現並不代表任何未來結果。此資訊此資訊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也不應構成投資建議。所有英國散戶投資人皆被限制進行加密貨幣差價合約(CFD)與點差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