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Nov 7 2025 06:10
0 最小
在加密貨幣市場的狂熱中,「數位資產財庫」(DAT)公司扮演了關鍵角色,它們如同「無限彈藥庫」,通過創新的金融工具將大量資金從傳統市場注入加密生態系統。然而,隨著市場熱潮消退,近期的下跌趨勢持續,這些曾經的「買家」正面臨嚴峻挑戰。它們是否還能繼續支撐市場,還是其內在的結構性風險會將它們從「輸血泵」變成「定時炸彈」,成為放大市場下跌的「加速器」?
根據BBX的數據,目前共有248家公開上市的加密貨幣財庫公司,其中187家持有比特幣,42家持有以太坊,20家持有SOL。截至11月6日,許多DAT公司的市值已跌破其淨資產價值(NAV)。其中,15家持有比特幣的公司mNAV低於1,5家持有以太坊的公司mNAV低於1,總共有37家公司的mNAV低於1,約佔14.9%(mNAV = 流通市值/持幣價值),這意味著約85%的加密貨幣財庫公司的市值大於其持有的加密資產規模。
從市值的角度來看,持有比特幣作為儲備的公司規模最大,總計持有價值4178億美元的資產。因此,這些DAT企業的表現更具代表性。PANews分析了SoSovalue上列出的34家持有超過100枚比特幣的非礦業上市公司在過去三個月的表現。總體而言,這些上市公司的平均漲跌幅在過去三個月為-24.51%,僅有5家公司的股價在三個月內實現上漲。其餘的都處於下跌狀態。跌幅最大的是Next technology,三個月的跌幅超過95%。
DAT公司主要有三種模式,每種模式都有其潛在風險:
問題仍然存在:DAT公司的興起僅僅是牛市末期的短暫狂熱,還是加密貨幣行業潛在的長期資金來源?短期來看,這些公司仍然是加密貨幣市場相對穩定的新鮮血液,除非在極端情況下,它們不會輕易出售其持有的加密資產。然而,由於這些公司不同的動機和設計規則,它們也是相對不穩定的資金來源。在牛市中,這些公司是完美的「牛市加速器」。它們利用傳統金融市場的槓桿和監管優勢,不斷吸收資金,有效地推動市場上漲。在熊市中,這些公司可能由於債務協議、公司規定和股東要求而被迫清算。儘管這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很小,但一旦發生,它不可避免地會成為放大系統性風險的「死亡螺旋」。
當然,即使面對當前市場普遍存在的悲觀情緒,客觀現實是「黑天鵝」尚未到來,對於DAT財庫策略商業模式而言,一切仍處於早期階段,最終結果仍需經過市場和時間的考驗。或許,經歷了這次市場調整的DAT公司將成為下一個週期的新動力。
風險警告: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僅供參考。本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或財務指導,也不代表 Markets.com 平台的立場。在進行股票、指數、外匯及商品的交易或價格預測時,請務必留意:差價合約(CFD)交易具有高度風險,可能導致資本虧損。過去的表現並不代表任何未來結果。此資訊此資訊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也不應構成投資建議。所有英國散戶投資人皆被限制進行加密貨幣差價合約(CFD)與點差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