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ying Tulip:由 Andre Cronje 支持的全新融資機制

在先前的市場週期中,Fantom(現為 Sonic)的創始人 Andre Cronje 被廣泛認為是「DeFi 之王」。現在,這位傑出人物重返市場,為加密貨幣市場引入一種新的融資範式。儘管目前市場氣氛謹慎,Flying Tulip 上個月仍成功完成約 2 億美元的種子輪融資,並計劃透過公開發行再籌集 8 億美元,目標總估值達 10 億美元。他們是如何做到的?

什麼是 Flying Tulip?

AC 的最新專案 Flying Tulip 旨在成為一個「端到端的鏈上金融市場」,致力於透過統一的風險和定價模型整合現貨交易、借貸和永續合約等功能。在技術上,它著重於混合 AMM(自動化做市商)+ 訂單簿、波動率調整借貸和跨鏈支援。簡而言之,它旨在重複使用「相同的抵押品單位」在不同的功能中,以提高資本效率。

可逆融資機制:關鍵創新

該專案最重要的創新是其可逆融資機制,或「非消耗性融資」。這主要包括:

  • 鏈上贖回權:Flying Tulip 的融資結構包含「鏈上贖回權」機制,允許投資者在特定條件下透過銷毀代幣來贖回其原始投資。所有私募和公募投資者都擁有可隨時行使的贖回權(類似於永久賣權),以原始投資金額為限,實現「下行不對稱收益」結構。
  • 贖回機制:透過經過審計的智慧合約實施,具有速率限制和排隊系統以確保償付能力。
  • 資金部署:籌集的資金不會直接花費,而是投資於 Aave、Ethena 和 Spark 等協議,以產生約 4% 的年化收益。
  • 現金流安排:一部分資金投資於低風險 DeFi 策略或結構化產品,以支付營運費用和贖回需求。
  • 風險隔離:贖回儲備金與營運資本分開,以確保安全。

這種模式確保融資保持完整,收益支持營運,實現「以收益而非本金運作專案」。

激勵和回購

在激勵方面,FT 團隊的激勵模型可能從領先的去中心化交易所 Hyperliquid 的方法中汲取靈感,並基於此提出激勵和回購機制:

  • 零初始分配:團隊不獲得初始代幣分配,而是透過協議收入資助的公開市場回購獲得收益。
  • 收益掛鉤:團隊收益完全取決於協議的實際使用和長期表現。
  • 持續回購:所有收入來源(交易費用、借貸利差、穩定幣收益等)都用於回購和銷毀代幣。
  • 公開透明:回購計畫將有明確的時間表,避免傳統專案中不透明的代幣釋放。
  • 固定供應和通貨緊縮機制:FT 的總量上限為 100 億個代幣,每 1 美元的抵押品對應 10 個代幣。沒有通貨膨脹。通貨緊縮機制不斷增加代幣稀缺性和持有者價值。

融資的本質

這種融資的本質是投資者購買可隨時贖回的長期賣權,而專案透過低風險 DeFi 收益來支持營運。換句話說,在這種投資中,投資者可以隨時將其代幣換回原始美元(或等值的穩定幣)。

籌集的 2 億美元被鎖定在低風險的 DeFi 收益策略(例如 Aave、Ethena 和 Spark)中,產生約 4% 的年化收益。這意味著每籌集 10 億美元,每年可產生約 4000 萬美元來支付專案營運費用。

這使得籌集的資金保持為核心資本,不被消耗,僅使用產生的被動收益來維持專案運作。專案的長期性需要平台產生的收入才能實現長期自給自足。對於投資者而言,參與融資意味著使用資金的機會成本。

關鍵創新

這種模式是使該專案與傳統融資方法區分開來的關鍵創新。它允許投資者僅承擔機會成本。然而,在牛市中,這種最初可能發展緩慢的形式可能導致一些資金被贖回以尋求更高的回報。

已宣布或傳聞為投資者的機構包括:Brevan Howard Digital、CoinFund、DWF Labs、FalconX、Hypersphere、Lemniscap、Nascent、Republic Digital 等。

對於專案而言,這種方法建立可持續的資金池和穩定的現金流。未來,如果其他專案希望吸引機構資金,他們可能還需要提供類似的本金保護和收益掛鉤機制,將團隊獎勵與平台使用情況掛鉤,並避免早期拋售。這將推動產業轉向「收入回購」和「績效對齊」融資模式。

結論

總體而言,初始投資者的利益通常優先於二級市場買家和團隊,這在機制設計中得到強調。這種模式有潛力重塑加密貨幣一級市場融資標準,為投資者提供更大的安全邊際和可持續性。當然,專案的成功最終取決於其核心產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的能力。即使需要時間來驗證,我們仍然希望它能實現積極的飛輪效應。這種模式可能正在為後續新創公司設定一個新的更高的起點。


風險警告: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僅供參考。本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或財務指導,也不代表 Markets.com 平台的立場。在進行股票、指數、外匯及商品的交易或價格預測時,請務必留意:差價合約(CFD)交易具有高度風險,可能導致資本虧損。過去的表現並不代表任何未來結果。此資訊此資訊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也不應構成投資建議。所有英國散戶投資人皆被限制進行加密貨幣差價合約(CFD)與點差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