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憂推動全球多元化

投資者正以既熱情又謹慎的心情關注美國股市,標普500指數在過去一年上漲了15%,美國國債保持相對穩定,聯準會的貨幣政策預計將開始走向寬鬆。然而,一些潛在的挑戰為這種樂觀情緒蒙上了一層陰影。

其中一個挑戰是「科技七巨頭」的顯著增長,引發了人們對這些公司是否因人工智慧領域尚未兌現的承諾而被高估的疑問。此外,川普可能重返執政引發了對其非傳統外交政策對國內經濟影響的擔憂。誰將成為人工智慧競賽的真正贏家,這個問題仍然懸而未決。

匯豐全球私人銀行全球首席投資長魏廉·賽爾斯(Willem Sels)表示,許多投資者透過分散投資到一個關鍵地區來解答這些問題:中國。

在一次專訪中,賽爾斯指出,儘管美國持續證明其經濟韌性和盈利能力,但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正促使投資者尋求其他地區以平衡風險。

賽爾斯解釋說,對政治對投資組合影響的擔憂傳統上僅限於新興市場,但近年來已蔓延至已開發市場。因此,多元化已成為越來越受關注的焦點,特別是對於希望在他們經營的經濟體和用於保護其財富的資產之間分散風險的企業主而言。

賽爾斯說:「當客戶進來……第一個討論的就是,『請建立一個全球投資組合。如果你已經在這裡有自己的生意,或許盡量少持有本國的資產,因為那才是多元化。』」「顯然,過去幾個月的辯論是關於,是否會出現從美國向外的多元化?這其中有許多因素。」

大型科技公司的統治地位

部分問題在於美國大型科技公司在股市中變得多麼具有主導地位,「科技七巨頭」(Alphabet、Amazon、Apple、Meta、Microsoft、Nvidia和Tesla)貢獻了大部分的增長。因此,如果這些股票遇到麻煩,可能會對投資組合產生重大影響。

賽爾斯說:「顯然,你可能需要圍繞這一點做些什麼……來實現多元化。」「我們強調諸如此類的事情,確保你不僅擁有成長股,還擁有一些價值股,進行一些產業多元化,一些地域多元化,等等。」

「顯然,引發那場多元化討論的另一件事是美國快速的政策變化,以及債務累積的增長,這導致人們提出一個問題,『是否存在去美元化的故事?這對我的投資組合和其他人的投資組合意味著什麼?』我們在數據中看到的是,大約有兩個月的時間,債券和股票市場出現了一些資金外流,但這種情況並沒有持續下去——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政策變得稍微清晰了一些。」

避險資金流入中國

賽爾斯說:「人們正在向其他地區進行少量多元化,向其他產業進行少量多元化,以降低在美國市場的集中度,但他們並沒有逃離美國。」「人們曾對歐洲股票抱有熱情,但那非常短暫。我過去15到20年去亞洲的經驗是,亞洲投資者很難對歐洲感到興奮。」

賽爾斯補充說,部分問題在於,這些投資者沒有看到那麼多能夠從根本上改變歐洲經濟的新興公司,而且除了LVMH和BMW等公司之外,還存在品牌知名度的問題。

賽爾斯補充說:「這是我們第一次再次看到資金從歐洲流入中國。」「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人們想要參與人工智慧的趨勢,其次是『反內卷』的概念,伴隨著供給側改革,這將解決過剩問題,進而解決盈利增長問題。現在情況正在改變。因此我們看到資金回流,顯然也受到了『我該如何使我龐大的美國資產主幹實現多元化?』這個問題的鼓勵。」

估值仍然偏低

隨著關於從美國向外多元化的討論持續進行,中國似乎已成為平衡這種風險的地區,賽爾斯說。而中國股市目前熱門的產業——人工智慧的價格仍然便宜。

匯豐銀行上週發布的一份報告中指出,在人工智慧生態系統內,自7月以來,基礎設施股的表現優於「賦能者」和「採用者」——分別為22.2%對11.3%和13.5%。

晶片製造商寒武紀的股價週三飆升10%,一度登上A股股價榜首。

儘管寒武紀代表了價格範圍中較高端的例子,但賽爾斯強調,投資者仍然可以以「30%到40%的折扣」找到其他與美國股票相當的中國股票。

他說:「我們基本上是在說,『聽著,不要只看晶片製造商,也要看看圍繞它構建基礎設施的公司。那些圍繞它構建能源、電力供應、機器人和自動化的公司,這才是真正的、重大的創新。』因此,透過在整個人工智慧生態系統中進行多元化,我認為你稍微解決了估值問題。」

中國股市目前正在飆升,上證綜合指數在過去一年中上漲了33.4%,而標普500指數的漲幅為14.9%。

儘管中國的增長顯著,但匯豐銀行研究指出,美國的人工智慧相關資本支出(由亞馬遜、Alphabet、微軟和Meta的「四大巨頭」,以及Stargate和其他私人公司驅動)是中國「四大巨頭」(阿里巴巴、字節跳動、騰訊和百度,以及電信服務公司)的8到10倍。

此外,匯豐銀行研究發現:「美國公司在人工智慧資本支出上實現了更高的回報,根據Statista的數據,2024年,美國雲端平台的收入明顯高於其中國同行——美國接近4000億美元,而中國為600億美元。」

因此,賽爾斯表示,儘管客戶可能正在平衡對美國公司的過度依賴,但美國經濟上行的基本面仍然強勁,足以排除經濟衰退的可能性。事實上,儘管科技股最近的波動引發了對人工智慧泡沫的疑問,但這位匯豐銀行的高管仍然看好:「我們當然認為,人工智慧概念的起飛本質上是結構性的。」


風險警告: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僅供參考。本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或財務指導,也不代表 Markets.com 平台的立場。在進行股票、指數、外匯及商品的交易或價格預測時,請務必留意:差價合約(CFD)交易具有高度風險,可能導致資本虧損。過去的表現並不代表任何未來結果。此資訊此資訊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也不應構成投資建議。所有英國散戶投資人皆被限制進行加密貨幣差價合約(CFD)與點差交易。

最新新聞

N/A

星期五, 29 八月 2025

Indices

本週市場回顧與分析:重要全球事件影響

N/A

星期五, 29 八月 2025

Indices

美國通膨小幅上升:消費者支出與貿易逆差的影響

N/A

星期五, 29 八月 2025

Indices

2025年油價預測:供需分析與地緣政治風險

N/A

星期五, 29 八月 2025

Indices

親巴勒斯坦活動人士發起援助船隊前往加薩,呼籲向以色列施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