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穩定幣監管因銀行爭議而受阻

韓國似乎準備在沒有明確的國內發行穩定幣監管框架的情況下結束今年。 這種延遲主要源於韓國央行(BOK)與其他金融監管機構之間,對於銀行在發行過程中應扮演的適當角色,持續存在分歧。

根據《韓國中央日報》的報導,爭論的核心在於銀行參與發行與韓元掛鉤的穩定幣的程度。 韓國央行認為,任何尋求監管批准,以在韓國作為穩定幣發行商運營的實體,都應由銀行集團持有多数股權(至少 51%)。 相反,其他監管機構似乎更願意讓更多行業參與者參與。

銀行在降低風險中的關鍵作用

一位韓國央行官員認為,憑藉其現有的監管監督以及在處理反洗錢協議方面的豐富經驗,銀行最適合擔任穩定幣發行商的主要股東。 韓國央行聲稱,賦予銀行在該領域的領導角色將有助於降低對金融和外匯穩定性的潛在風險。

韓國央行警告說,允許非銀行公司在穩定幣發行中發揮主導作用,可能會破壞現有的禁止工業公司擁有金融機構的法規。 這一警告源於穩定幣實際上通過從用戶那裡募集資金,來發揮存款工具的作用。

在最近的一項穩定幣研究中,韓國央行寫道,允許非銀行公司發行穩定幣,相當於允許他們從事狹義銀行業務 - 同時發行貨幣並提供支付服務。 它補充說,科技公司發行的穩定幣也可能構成壟斷風險。

三項法案正在審查中

金融服務委員會(FSC)本來預計在去年 10 月,作為政府法案的一部分,推出以韓元支持的穩定幣監管框架。 然而,報告顯示,國民議會政治事務委員會目前正在審查執政黨和反對黨議員提交的三項與穩定幣發行相關的法案。

擬議的立法包括執政的韓國民主黨(DPK)提出的兩項法案,以及反對黨人民力量黨(PPP)提出的一項法案。 雖然所有三項擬議法案都規定發行人的最低資本為 50 億韓元(340 萬美元),但一些有爭議的領域包括是否應允許穩定幣發行人對持有資產提供利息。

由於韓國立法者在穩定幣框架上仍然存在分歧,在與主要加密貨幣交易所 Upbit 的運營商 Dunamu 可能合併的情況下,Naver 等本地科技巨頭正在加速其與穩定幣相關的計劃。

根據當地報導,Naver Financial 準備下個月與 Hashed 和釜山數位交易所合作推出穩定幣錢包。

韓國央行支持銀行在穩定幣發行中發揮主導作用,這與其先前的立場一致,此前副行長柳相岱呼籲銀行在 2025 年 6 月擔任穩定幣的主要發行商。

據報導,今年 7 月,八家主要的韓國銀行(KB 國民銀行、新韓銀行、友利銀行、農協銀行、企業銀行、水協銀行、花旗韓國銀行和渣打第一銀行)合作將於 2026 年推出一種與韓元掛鉤的穩定幣。


風險警告: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僅供參考。本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或財務指導,也不代表 Markets.com 平台的立場。在進行股票、指數、外匯及商品的交易或價格預測時,請務必留意:差價合約(CFD)交易具有高度風險,可能導致資本虧損。過去的表現並不代表任何未來結果。此資訊此資訊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也不應構成投資建議。所有英國散戶投資人皆被限制進行加密貨幣差價合約(CFD)與點差交易。

最新新聞

星期二, 25 十一月 2025

Indices

Kohaku隱私與合規解決方案:以太坊交易的新途徑

星期二, 25 十一月 2025

Indices

金融市場洞察:加密貨幣ETF與機構動向

星期二, 25 十一月 2025

Indices

Grab 與 StraitsX 探索東南亞穩定幣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