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股票市場與實體經濟,或者華爾街與「大街」之間一直存在區別。 然而,隨著資產價格上漲刺激消費者更自由地消費,這種界線變得越來越模糊。

日益增長的財富效應

在過去 15 年裡,「財富效應」變得更加明顯。 研究表明,股票財富每增加 1%,就會導致消費者支出增加 0.05%。 同樣,房屋財富每增加 1 美元,就會導致支出增加 0.04 美元。

為什麼這種效應更強?

有幾個因素促成了這種日益增長的效應:
  • 財務樂觀情緒增強: 隨著財富的增加,個人對自己的財務狀況變得更加樂觀,從而導致他們花費更多。
  • 退休: 隨著人口中退休人員的比例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人依靠他們的財富來支持他們退休後的消費。
  • 數位媒體: 無處不在的數位媒體意味著消費者對市場新聞的反應速度更快,從而進一步放大了財富效應。

人工智慧的作用

人工智慧 (AI) 正在推動股市創下新高,交易所越來越依賴 NVIDIA、Microsoft 和 Google 等人工智慧股票。 估計表明,與人工智慧相關的股市飆升可能會使年度支出增加近 2500 億美元。

影響

經濟越來越依賴股票市場,使其更容易受到市場波動的影響。 政策制定者也有更大的動機來支撐股市,因為資產價格下跌可能會減緩支出和經濟增長。

誰擁有股票?

股票所有權不再僅限於富人。 研究表明,年收入在 30,000 美元至 79,999 美元之間的美國人中,有一半以上是資本市場投資者。

結論

經濟越來越與股票市場的命運息息相關,從而為風險資產創造了隱性的支持。 投資者和經濟觀察家應注意這種動態,並密切關注股市波動及其對消費者支出和經濟增長的潛在影響。

風險警告: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僅供參考。本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或財務指導,也不代表 Markets.com 平台的立場。在進行股票、指數、外匯及商品的交易或價格預測時,請務必留意:差價合約(CFD)交易具有高度風險,可能導致資本虧損。過去的表現並不代表任何未來結果。此資訊此資訊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也不應構成投資建議。所有英國散戶投資人皆被限制進行加密貨幣差價合約(CFD)與點差交易。